本文目录一览:
- 1、员工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多少学时
- 2、员工安全培训时间法律规定需要达到多长
- 3、人均培训课时怎么计算
- 4、对一线职工年度集中学习时间要达到多少个学时?
- 5、员工在岗期间每年职业健康定期培训课时不少于
员工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多少学时
1、学时。根据查询《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和《在职员工培训制度度》的相关规定可知,岗位新上岗的人员,岗前培训的总学时不得少于24学时,其中班组级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8学时。
2、小时。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3、不少于20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的规定,是为了确保从业人员能够持续更新知识、提升技能,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在现代社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速度非常快,仅仅依靠初次培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很难满足长期工作的需要,定期参加再培训成为了必要的选择。
员工安全培训时间法律规定需要达到多长
初次培训时间不少于32小时,每年培训不少于12学时。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学时。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网页显示,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有关条款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该培训时间不少于20学时。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九条得知,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企业待岗、转岗、换岗的职工,在重新上岗前必须接受一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最新国家《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规定:第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培训规定》第十三条内容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作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需要掌握岗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胜任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小时。对新进厂的员工必须按照国家的规定进行企业、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学时不得低于72小时,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并建立安全教育台账 ,认真做好培训记录。三级安全教育是指新入厂职员、工人的厂级安全教育、车间级安全教育和岗位(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厂矿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制度的基本形式。
人均培训课时怎么计算
1、按照人数算课时费按人头怎么算的解决方法如下:比如一节课80元,人数多的话有人头提成,比如说5人以上开始计算人头费,10个孩子的话整节课的收入就是:80+5*5=105元。课时费看个地区情况,重视教育的收费高,反之收费低。
2、要计算生均课耗,需要先统计机构内所有学生的课时数,然后除以学生总数即可得到生均课耗。例如,一个机构共有100名学生,在某一时间段内开设了1000个课时,那么生均课耗就是1000/100=10个课时。
3、学时,是指学习时间以小时为单位计算的。例如,办一个培训班,需要30个学时,平均每天学习6小时,则要5天。与“学时”相关的教育培训时间计量单位是“课时”。课时是指学习时间以上课节数为单位计算的。通常认为,非成年人教育及全日制大学教育都是一个课时的时间在40分钟。
4、小学教师的年均课时量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计算:确定教学周期:首先,确定教学周期,通常小学的教学周期是一学年,包括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统计教学课时:统计教师在一个学年内教授的所有课时总数。这包括所有科目和所有班级的授课时间。如果教师有兼职或跨班授课,也需要计算在内。
5、年均课时量=教学课时总数-教学周期。年均课时量的计算公式为:年均课时量=教学课时总数-教学周期。其中,教学课时总数为一位教师在一个学年内所教授的总课时数,包括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的课时数。而教学周期通常为一个学年,即一年。
对一线职工年度集中学习时间要达到多少个学时?
1、学习学时按照半天4学时,一天8学时计算。专业科目学习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科目学习要根据环境保护专业长远发展规划和近期工作需要,密切结合不同分支领域、不同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专业科目学习内容,力求知识的新颖、科学、实用。
2、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24个学时。不少于24学时。安监局3号令第15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职工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煤矿、非煤矿、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7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少于20学时。
3、老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不得少于20个学时。安监总局3号令中,第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4、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九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员工在岗期间每年职业健康定期培训课时不少于
1、煤矿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培训,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上岗前培训时间不少于4学时,在岗期间的定期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2学时。
2、学时。根据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得知,公司应对煤矿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培训,上岗前培训时间不少于4学时,在岗期间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2学时。未经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培训的职工不得入井作业。考试考核中不及格人员必须补考合格后方可入井作业。
3、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通知》第四条的规定:参加职业卫生培训的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30%,继续教育时职业卫生培训不少于20%。初次培训不得少于16学时,继续教育不得少于8学时。
4、由于职业健康已纳入安全管理,参照《安全生产法》对于培训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5、煤矿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培训,上岗前培训时间不少于4学时,在岗期间的定期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2学时。煤矿从业人员职业病防治的义务 履行接受职业病防治的教育培训的义务 接受职业病防治教育培训既是煤矿从业人员应该享有的权利,同时又是从业人员应该履行的义务。
6、四学时。煤矿专业技术官网显示,煤矿从业人员上岗前接受的职业危害健康培训时间不少于四学时。煤矿是指直接从事煤炭生产和煤矿建设的业务单元,可以是法人单位,也可以不是法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