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微培训讲什么
1、微培训,通常被称为“微课”,是一种以10分钟为单位的微型教学视频。这种视频专注于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甚至是作业题、考试真题或模拟题。微课的形式多样,包括录PPT、录屏、手写、拍摄及交互式等多种形式。
2、微培训作为一种以短小精悍、高效实用为特点的培训方式,聚焦特定主题或技能,通过简短学习单元,如视频、音频、图文教程等方式传授知识或技能。微培训强调即时性、互动性和可操作性,旨在帮助学习者快速掌握所需信息或技能。
3、“微培训”,以每位员工为核心,构建开放式“微环境”,向周围员工传播“微知识”和“微技能”,通过层层传递和放大,形成培训的“辐射效应”。
微课程的分类有哪些
1、教师微课程:一般是指教师根据自己、同行或专家的经验开发的微课程。书籍微课程:根据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书籍开发的微课程。文章微课程:根据报纸、杂志等媒体上的文章或论文开发的微课程。影视微课程:通过电影或电视节目开发的微课程。
2、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进程)来分类 微课类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
3、微课程制作形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PPT式微课程,此课程比较简单,PPT由文字、音乐、图片构成,设计PPT自动播放功能,然后转换成视频,时间在5分钟左右。第二种类型:讲课式微课程:由讲师按照微课程要求,按照模块化进行授课拍摄,经过后期剪辑转换,形成微课程,时间为5-10分钟。
4、根据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的分类总结,同时也为便于一线教师对微课分类的理解和实践开发的可操作性,微课程可以划分为五类,分别为知识讲授型、解题演算型、实验演示型、角色扮演型、学习活动型。
5、微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有音频类、视频类、动画类。音频类 一般情况下,老师普通话标准、音色好听、咬字清晰,抑扬顿挫、感情等把握得当,可以选择自己录制。如果老师有普通话不标准、音色浑浊等情况,则不自己录制,会影响学员学习效果。
什么是微型课
1、“微课”是为了让学生跟随视频自主学习。“微型课”是为了评估教师教学能力。
2、微型课就是比正常课时间长度短、教学容量小的课。微型课上课时间一般只有20分钟,其中15分钟用于上课,5分钟用于答辩评委的现场提问;教学内容集中,一般为某一个知识点或一节课内容的某一个方面;教学形式简单,一般没有学生,只是面对评委授课;教学性质上,具有甄别评估功能。
3、首先,从定义和形式上来看,微型课是一种时间较短、教学容量小的课程形式。它通常模拟日常的教学情景,上课时间只有20分钟左右,其中15分钟用于上课,5分钟用于答辩评委的现场提问。
4、微型课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教育方式,它能够很好地迎合现代人快节奏、碎片化的学习需求,以及对高效、便捷教育的期望。微型课通常持续时间在5-15分钟左右,内容精简、具体、易懂,多以视频形式呈现。通过微型课的学习,人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