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
- 2、纺织企业劳动合同范本
- 3、纺织工业有哪些职业危害
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方法主要包括对照经验法和检测检验法。对照经验法通过评价人员的经验和专业知识,结合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直观地识别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法则通过现场检测和实验室分析,评估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及防护设施效果。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对于预防和控制职业病至关重要,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卫生措施,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职业病危害因素可以分为10大类:分别是粉尘类,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其它职业病危害因素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的主要依据,就是在科学的职业卫生理论指导下,采用科学的方法分辨、识别、分析、预测建设项目与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的部位、方式、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予以准确描述,以定性、定量的概念清楚地表示出来,并用合乎逻辑的理论予以解释。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则包括资料调研、类比调查、工程分析、主要危害因素预测。资料调研包括设计资料、原辅材料、生产设备及工艺选择、化学品特性。
物理因素:不良的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等)、异常的气压(高气压、低气压)、辐射(高频电磁场、微波、紫外线、红外线、放射线)、噪声、振动等;职业危害因素,生产环境中影响人体健康的各种有害因素的统称。可分三类:生产过程有关的因素。
类比法、对照经验法。类比法:是利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资料进行类推的识别方法。对照经验法:是评价人员依据其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对照职业卫生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等,借助自身经验和判断能力对拟评价项目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
纺织企业劳动合同范本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家有关 劳动法规 及甲方依法制定的 规章制度 ,经甲、乙双方平等协商,一致同意签订本劳动合同并达成协议条款如下: 签订本合同之日起乙方为甲方职工。 本合同为___期限合同,合同自___年___月___日起至___年___月___日止。其中试用期___月。
2、辞 职 通 知 书 我叫×××,女,25岁,机修工,现在纺织厂机修车间工作,本人因感觉自己不适合继续从事机修工作。因此,特向纺织厂 人力资源部提出辞职。现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提前30天通知服装厂,30天期满次日起即2013年4月18日(星期四)办理辞职的相关手续。
3、如果你没有签劳动合同,未签订培训协议,可以直接辞职,不应该扣你培训费,相当,他应当向你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的赔偿。如下述《劳动合同法》条款。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4、如下是笔者书写的一篇辞职通知书范文,你看一看就知道咋个写了。 辞职 通知书 我叫×××,女,26岁,挡车工,现在纺织厂细纱车间工作,本人因感觉自己不适合继续从事挡车工工作。因此,特向纺织厂人力资源部提出辞职。
纺织工业有哪些职业危害
1、纺织工业的职业危害涉及多个方面,其中包括: **粉尘危害**:在棉纺织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在开棉、混棉、清棉环节,粉尘产生较为严重。长期吸入这些粉尘可能引起气道阻塞性疾病,如胸部紧缩感、胸闷和气短,并可能导致急性肺功能障碍。
2、劳动强度与体位问题:在纺织工业中,工人常常需要进行体力劳动,并保持不良体位,这可能导致某些器官的紧张和职业伤害。提高设备与工人劳动过程的适应性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印染过程中也存在职业危害,如高温高湿和有毒染料蒸气。预防措施包括染料配制的自动化、安装隔热排气罩以及加强个人防护。
3、照明问题:纺织厂需要视力紧张的工种很多,因此,照明不足或不合理,将成为职业卫生问题。造成纺织厂工人视力紧张。一般对工作面照度的要求:纺纱为60 Lux(1975年建议,单独使用一般照明为不低于75Lux)。纺织工业中,体力劳动强度较大、不良体位、个别器官紧张是比较普遍的问题。
4、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 粉尘:棉纺织过程中,开棉、混棉、清棉环节易产生粉尘。长期吸入这些粉尘可能引起气道阻塞性疾病,症状包括胸部紧缩感、胸闷和气短。预防措施包括采用密闭、通风、除尘系统,以及在梳棉、并条过程中设置吸尘装置,湿式清扫工作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