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京东企业采购大数据:2个月累计为20.5万中小企业节约3.5亿
- 2、打响复工保卫战!京东携手合作伙伴推出“企业复工保障计划”
- 3、全国疫情整体呈现稳定下降态势,IT外包企业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 4、...公司资讯:浙江碳银:互联网科技解中小光伏企业复工难题
京东企业采购大数据:2个月累计为20.5万中小企业节约3.5亿
京东企业采购大数据:2个月累计为5万中小企业节约5亿 京东企业购在助力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的过程中,通过创新帮扶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显示,在2月2日至4月8日的两个月内,京东“中小企业帮扶计划”已累计为近5万家中小企业提供复工物资采购支持,共为企业节省采购金额达5亿元。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2019年中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付款期平均92天, 如果按整个付款流程算,需要6-12个月。这个时间差是小企业的麻烦,也是联易融的机会。 中国供应链金融就是利用核心企业将来会付款的承诺,帮助小企业向银行贷款。
打响复工保卫战!京东携手合作伙伴推出“企业复工保障计划”
京东携手合作伙伴推出“企业复工保障计划”随着抗击疫情的深入,有序恢复正常生产、保障社会经济秩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帮助企业安全高效复工,京东企业业务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推出了“企业复工保障计划”。计划背景 自2月10日起,各地陆续进入复工阶段。
京东复产保障计划助力企业打赢“保卫战”在当前各地区有序推进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背景下,京东工业品与京东企业业务联合发起了企业复产保障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帮助企业克服生产经营中的困难,特别是针对部分原有供应商合作伙伴因疫情暂时“停摆”的情况,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京东已为全国2000余家企业提供复工复产安全服务,主要通过推出以场景为维度的复工复产安全场景解决方案实现,具体如下:方案发起与共享:京东作为“企业复工保障计划”的发起方,将自身在安全防控方面积累的资源和经验与业界共享,推出复工复产安全场景解决方案。
事实上,工品汇与京东工业品的合作已有多年。早在2018年,工品汇就获得了京东领投的2亿元B1轮融资,双方在工业品销售、仓储、物流等领域展开了深入合作。在疫情期间,工品汇积极参与了京东“企业复工保障计划”,通过数字化能力为制造型企业提供多品类物资支持,有效推动了工业、制造业的复产。
全国疫情整体呈现稳定下降态势,IT外包企业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全国疫情整体呈现稳定下降态势,但IT外包企业仍不能完全松懈,需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做好复工复产准备,同时关注新挑战。具体分析如下:疫情整体下降但形势仍严峻:现有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连续27天下降,近一周全国每天新增本土感染者已降至1200例以下,但仍有新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发生,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
同时,专业的人力资源外包公司熟悉相关政策,能够实时了解政策变化,为企业提供最及时的服务,帮助企业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将有限资源专注于核心业务上,从而提高整体效率。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在数字经济浪潮和疫情催生的新常态下,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当下,智能化生产、数字化转型又对企业的运营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一种让企业真正实现 用人不管人,增效不增支 的最大人力资源管理效益——IT人力外包,无疑是企业最合适的选择。
按需招聘人才相对于传统的互联网公司,在IT人才的招聘工作中,缺少既往的经验,项目已经立项拍好时间,可是到了环节总是招不到人,而IT人才外包公司专注技术人才的招聘培养,具备丰富的经验,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企业组建专业的团队。
受到疫情的影响,截止2020年,我国经营呼叫中心业务的企业数量下降59%到7383家,2021年1月的企业数量也进一步下降。呼叫中心正在经历技术转型,加上疫情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前瞻初步预计未来两年我国呼叫中心企业数仍将保持一定程度的下降。
...公司资讯:浙江碳银:互联网科技解中小光伏企业复工难题
1、解决中小光伏企业复工难题 浙江碳银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建立工业互联渠道,成功解决了中小光伏企业在疫情期间面临的“开工难”问题。该渠道能够高效整合光伏项目全流程环节与资源,实现事务和管理的数字化、资源匹配的线上化和标准化,从而助力企业顺利复工。
2、绿色认证:通过碳足迹报告、绿电交易等获取绿色认证,提升品牌价值。例如,合诚众智能源管理平台可自动化生成报告,帮助企业快速应对政策合规需求。数字化与循环经济:精准监控与资源优化数字监控:采用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能耗异常,结合机器学习优化能耗(如谷歌数据中心省电40%)。
3、小额借款确保稳妥补助:深圳市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细则,通过实施小额借款确保稳妥补助,全力纾解中小企业资金困难。银行和稳妥公司根据实践发放和承保的借款金额获得相应的业务奖励。
4、“专精特新”20强龙头深挖 在当前中国经济结构重塑、促进共同富裕、互联网去垄断、医药去暴利、教育去资本化、房地产去杠杆化等大背景下,资本市场和企业价值正在重新构建新的认知体系。而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硬科技”产业,将担当起经济破局的急先锋角色。